第六十六章 进步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当然了,比言传身教更有用的,就是孙师兄搞出来的一系列法律法规。

    乱扔垃圾?没问题,你扔好了,随便扔,家里有矿当然可以扔喽。

    解决不讲卫生乱扔垃圾的最好办法,就是罚款。

    罚到你想要扔垃圾的时候,都会发抖,自然就开始讲卫生有素质,公德心自然而然地就上来了。

    靠自律,靠宣传,那还不如去庙里面拜一拜麦铁杖,让麦公显灵,那大概是还有点玄幻的色彩,兴许能成。

    老张并没有刻意地塑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观、方法论出来,或者说创造一个全新的制度去让人适应,他也没有这样想过。

    贞观朝是贞观朝,历史是历史。

    对这个扭曲到变态的贞观朝来说,他们所处的,不是什么历史,而是当代。

    鞋合不合脚,只有自己知道。

    削足适履这种事情,虽然老张是一条工科狗,可不代表他没有听过这个成语。

    实际上,贞观朝上上下下各种势力、阶层,他们二十五年来碰撞出来的火花,已经让贞观朝迥异于前朝。

    贞观名臣都说“唐从隋制”,但这个“隋制”,到现在还能剩多少,实在是不好说。

    不管是军功武勋集团,还是说山东世家联盟,在贞观朝的影响力,想要达成历史上前辈们的水平,基本没有任何希望。

    甚至可以这么说,贞观大帝是最不怕各地军头造反的皇帝。

    因为“天命”在他身上,全国六百多个军州,只要是上州雄州,其城市居民,已经有了强烈的唐朝归属感。

    这是有别于以往人们对于“叛逆”的唾弃,其内在逻辑,绝非是因为“君臣”的纲常,而是朴素的“敌我”矛盾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当一个地方军头,通过多年的经营,各种忍辱负重,各种卧薪尝胆,终于从军头变成军阀,然后他起兵造反了……和传统不同,这时候绝非只有“世受国恩”的贵族官僚,那些普通的城市民,同样会意识到“敌人”来了。

    “敌人”要打破和平,“敌人”要搞坏我的生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