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一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还是淹了公安县。”

    “公安县这是撅了襄州上下祖坟?怎么盯着一个公安县年年淹的?”

    “这不是还得逼着人来武汉上班嘛,那边想法,不外如此。”

    “吃相真是难看。”

    上了工地,汉安线工程指挥部这里,还有江汉观察使府的临时衙署。幕僚们时不时还要来汇报工作,今年雨季要是太厉害,桑蚕才产量也会受损。

    很多时候,可能一场加班加点的雨季,就会导致北方第二年第三年缺少绫罗绸缎来用。

    事物之间的联系,就是这么的微妙。

    “对了使君,外派西域的队伍,已经到了‘昆仑海’。敦煌宫似乎下了征召令,各部蛮族,都抽了丁,前往勃律山口。”

    “噢?这就是要正式开始修路了?”

    “不是,天竺长城啊。”

    “哈……”

    老张一拍脑袋,顿时想起来还有这么个奇葩大工程。李淳风这个妖道,是打算一口气干死几百万天竺奴啊。

    对于天竺现在的情况,张德是知道的,因为持续不断的内战,加上一场持续数年的大瘟疫,本就人口锐减的北天竺,现在真的是到了亡国灭种的地步。

    争相事唐的土王土公不计其数,只要看这两年陆续进口的天竺舞娘质量直线攀升,就可以知道天竺数十国的情况到了何等残酷的地步。

    而且敦煌宫下的征召令也不是不给甜头,中央政府还派出了农官,都是农牧双修的顶级技术官僚,下放到天竺,为的就是配合敦煌宫,指导“熟番”经营农场。

    “昆仑海”从贞观二十三年开始,就已经吃到了天竺产的米粉。整个天竺拥有的米粉机数量,也早就超过了五百台,放在唐朝,也是一等雄州的规模。

    只是天竺产的米粉比较粗,外表也比较毛糙,远没有本土米粉来的顺滑。

    不过这年头,“昆仑海”那地界,农奴有的吃就不错了,还能蹭一点米粉,简直是福利待遇翻了几番。

    人口数量远超“昆仑海”的“扶桑地”,绝大多数底层看是看过米长什么样,但一辈子都没吃过一粒米的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“这遭瘟的雨!”

    咒骂了一声老天爷,老张进了营寨,将身上的雨衣脱去之后,一旁就有秘书过来帮忙把茶水沏好,一叠报纸放在了案桌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