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六章 深意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弘文阁现在书办极多,大多数时候,充当的是秘书的秘书的秘书,但还别说,这样的岗位,没有国公级介绍,还真进不去受苦。

    从书办历练出来,然后跑去郊县做主薄的不在少数,而且流程上还是走的科举。

    因为行卷实在是太方便了,和地方土鳖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。

    “上回长安的消息传过来……便发了火,生了气。”

    年轻的内侍倒也没有忌讳什么,这种事情可大可小,但现在的行市,只要不是说的太直白,不说干什么?透露出去赚得多,不透露出去……别人难道不会抢着透露?

    一听这么个说法,请客吃饭的年轻书办一愣:“这都能气着?”

    “这几年多出来多少亲王公主……你不知道?将来尚这一批公主的人,总不能是糟老头子吧。这将来的驸马,大多还在吃奶呢。”

    言罢,内侍又道,“这些吃奶的驸马,将来辈分怎么算?”

    这些都是小节,不算什么。关键是养育嫡亲公主和亲王的成本,那是相当的高。如果说是自己生的,倒也罢了,掏钱就掏钱,李董当年还寻思过封建呢。

    现在嘛……你说他一个当皇帝的,怎么就开始养一群还在襁褓中的弟弟妹妹呢?甚至有的弟弟妹妹,现在还就是一颗受精卵!

    这笔支出,最少要持续三到五代人,皇家内帑再怎么丰富,岂能这么糟践?

    偏偏这是皇帝的“义务”,问朝廷要钱,可以啊,但是要钱就得有说道。有道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,到时候皇亲国戚的江湖地位一落千丈,也怪不得别人。

    至于掏钱部门的威权水涨船高,那都算是细枝末节。

    “也是……”

    书办愣神之余,也是将心比心。别说皇帝家了,就是乡野农户,壮年长子帮着养襁褓小弟的,也是少数中的少数。但凡能出这么一个,那都是地方美谈,是要被州级衙门大肆宣扬的。

    真因为稀少稀罕,才显珍贵。

    “对了,我这里也有一桩事体,想要老哥帮忙参谋。”

    “甚地事体?”

    “圣人说是要召史公来京,还说本想要授爵奖赏来着,此间可有深意?”

    “嗯?”

    有些讶异的书办沉吟了一会儿,对小黄门道,“怕是女圣陛下要重用你们了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