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人 诗人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看着乌央乌央的一窝人在那里找他,卢照邻差点以为皇帝老子要“海捕”了他去。

    好在灵醒,跟同行友朋打了个招呼,立刻乔装换了模样,这才轻松过关。

    “这边地民风,还真是大为不同。”

    卢照邻感慨万千,虽然来得时候,早就有了心理准备,张德也告诉过他,边地甭管是不是老乡,那都是很直接的。

    什么都直接,感情上直接,肉体上也直接。感情上谈崩了,肉体上还能继续……就是这么直接!

    “郎君,我们先去哪里?”

    “东宫在这里有个‘榷场’,只是无甚人搭理,但还是留了几个应付差事的。捎些绢布给他们,让他们出面,帮我等淘换些人手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卢氏老人一时无语,半晌才小声道,“郎君见过太子?”

    卢照邻摇摇头。

    “那为何……”

    “张公跟太子感情深厚,他写了一封书信过去的,东宫也就差人过来说了一声。东宫榷场虽然大多败坏,但关系都在,再者,毕竟是东宫属下,地位高贵,岂能等同俗流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能跟张江阴结下友谊,诚乃郎君之福。”

    听得老人感慨,卢照邻也是有点心情复杂。

    怎么说呢,感谢务本坊的群架?还是那一把美味的开心果?

    “莫要多想,且去做事吧。”

    同行的卢氏家生子不多,卢照邻手中能用的人其实不多。但通过东宫榷场的留守官吏,很大几率能够招募合格的人手。

    他也并非是要造反,只是养猪创业罢了。

    事业只要有起色,跟着做事的人,自然也就成为了心腹,成为了“自己人”。

    至于将来要不要通过联姻、结拜、通好的手段来扩大“族群”,那是另外一回事。

    反正现在,卢照邻想的只是如何养猪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