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酱缸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能够在各个新式学校做教学骨干的人,全部都是原先就在张德手下混饭的。陈先生因为业务能力很强,上方对于江夏中学运行的期望,主要就是看他们这些教学骨干的发挥。

    如今全府中小学都是统考,成绩都是百分制,谁成绩好谁成绩差,算一算比个大小就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陈先生福利高是高,压力同样也不小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事情,对他这等出身的人来说,也算是小意思。毕竟,南陈国族后人,经历的事情怎么可能风轻云淡。

    顶着压力还能照拂一下陈君宾族中老人,可以说相当的不容易。

    在家中略作逗留,陈先生就返转了学校,今日学校里还是开伙的,中午之前,还有两节课要上。

    “陈兄仁义,邓州来的人都能照顾的这般妥帖,难能可贵啊。”

    “举手之劳罢了,谈不上甚么可贵。”

    “陈兄谦虚一如往常。”

    食堂里吃午饭的时候,同僚们互相聊天,说话间,有人忽地问道:“陈兄,午后的德业课,可有甚么指教?”

    “我也没甚想的,就是把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再讲一遍就是。”

    “这不讲德行,总是要心虚一些。”

    “有新到的《女德》,要去讲么?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给长孙皇后立了“天后像”,朝廷也没什么好奖励的,除了几套孔祭酒出品的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之外,还有长孙皇后署名的《女德》。

    书是好书,就是有点小问题。

    吃过午饭,睡了午觉之后,陈先生还要上一堂德业课。

    原本想把学生行为规范重新梳理一遍,结果鬼使神差捧着《女德》就进了教室。

    “今天的德业课,我们讲……《女德》?”

    “?”

    低下一群学生原本低着脑袋还有点打瞌睡,猛地听到《女德》,顿时“嗯”了一声,很是精神地抬头看去。

    “先生……《女德》是那《女德》吗?”

    “对,就是那《女德》……女圣发下来的。”

    女圣也是圣,女圣写的书,自然也是圣贤书。

    读书就读圣贤书,很正确。

    “我们也要学《女德》?”

    “对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