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 烘炉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皇帝总要顾忌一点点体面,哪怕只是装样子给鹰犬爪牙看。

    “母亲。”

    回到家中的李婉顺难掩疲惫,皇后那里的差事越来越多了。她只有旬日工作,雇佣大量的“武汉账房”,才能够勉强维持皇后手中产业的运行。过手的现金,多到她几辈子都不可能花完。

    一进一出,只是稍作漏手,就是成千上万贯来去。

    当数字大到一个程度,除了敬畏,剩下的大概就是麻木。

    “怎么如此疲惫?”

    郑观音一脸关切,给李婉顺倒了一碗凉茶。茶汤澄澈微绿,还带着一丝丝凉意,李婉顺有些感动:“母亲作甚把冰用在我身上,这本来就是给母亲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又不做事的,要恁多冰作甚。”

    因为发现吃了甜食能让自己头脑清醒,李婉顺习惯性地拿过桌上的一只瓷罐,里面装的都是白糖。

    一勺、两勺……加了四勺半的糖在凉茶中,搅合了许久,这才双手捧着茶碗,慢条斯理地喝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这女子吃糖怎么是这个吃法。”

    “反正吃糖不要钱么。”

    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,李婉顺看着郑观音,“如今去宫里面圣,越发惊惧小心。皇后威仪,着实让人胆颤心惊。若非身不由己,真不想入宫去。”

    “此话也就说与为娘听去,莫要在外面张狂开口,倘使真个没遮拦,你就是吃了苦头。”

    郑观音略作数落,又到了隔间处,不多时返转过来,手里端着个盘子,盘子上放着糕饼。

    “武汉的板栗糕,还有‘鸡米’做的物事,也不是甚么,入口即化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个武汉佬着实有些门道。”

    拿起一块板栗糕,就这甜到发腻的凉茶,李婉顺不多时就吃了两块。一边吃一边在那里和郑观音说着最近的奇闻异事,她手底下武汉出身的庶民子弟极多。因此武汉市井街头的趣闻,虽然已经是“陈年老梗”,但在没见识的郑观音这里,也是极好的消遣。

    “嗳,婉娘,听你如此说来,岂不是武汉读书识字者极多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