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 做文章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不仅仅是皇帝,朝廷本身也是相当的“傲慢”,当然傲慢也是有傲慢的本钱,契丹十部当年直接被弄死两部,几万契丹奴婢的产生,就是因为一场叛乱。

    至于契丹部最强的大贺部,张公谨李蔻夫妇驻扎大洛泊打的他全家生活不能自理后,已然是拎起屠刀砍向自己的族人。

    卖族求荣或许有点过,但卖族求存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
    不过大贺窟哥也不是白做契丹小人,李皇帝还是发给他一套相当不错的仪仗,而且大贺部如今效仿铁勒斛薛部,基本都完成了改姓。斛薛部如今都是姓薛,还糊弄了一个“灵州薛氏”出来,族长薛不弃也非白痴,并没有缩在老家真去经营什么狗屁“灵州薛氏”,反而跑去京城,给老板看门。

    薛不弃就是个样板,大贺窟哥有样学样,整个大贺部,都是改姓贺。本来也想叫个“河北贺氏”啥的,怕被李客师带着人勒索,于是就自称“辽西贺氏”。自称之前,先请了个绍兴先生写了个自请内附表。然后又上疏,表示自己对于京城的门房岗位,有若干点个人意见和建议。

    随后么,李董就特批大贺窟哥为洛阳建春门保安处处长。

    特批的时候,还给大贺窟哥改了名,从此就叫贺窟贺处长,在洛阳,是个很会花钱很会做人的老哥……

    “东北诸地,忧患最大者,非是各部蛮夷或是朝鲜道各国余孽。乃是入冬之后,酷寒天气。”

    “今年辽阳煤场,应能供给辽西。至于辽东及朝鲜道,还需调拨船只,从石城转运原本辽西所需之煤。”

    “石城煤球厂产量可观,只要民夫集中,工房大通铺有了煤炉,御寒倒也不难。下走所虑之处,乃是民夫集中数月,难保心生义气。还需隔日调动,方能禁绝民夫勾通。”

    马周担心的正是进入寒冬之后的变数,以现在的国立财力人力物力,整个辽河流域,一个能打的都没有。

    且不说军心士气,就说最基本的装备,有些东西,放前隋,可能积攒要数年十数年。然而如今,或许就是一个月的产量,搞不好就是十几天的产量。

    尤为明显的,就是箭矢。

    唐军库存的飞凫箭,已经让工部不再自行生产,然而外包出去的箭矢合同,截止到现在,足够唐军发动二十次灭突厥战争。

    这种规模,根本不是以前的马周可以想象的形式,他自己都忘了,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适应这种“异常”数字和数量级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