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四章 挑战来临-《唐朝工科生》
第(2/3)页
“地若鸡子之说,朕早有耳闻,更听说,鸡子广大,万物居于其上,乃引力之功。想来这引力,定是厉害的。”
“陛下明断,正是如此,若是能算出引力常数,与营造土木,大有便利。”
“都说学究天人,朕看这世上,哪有甚么学究天人。只说数论、算术,当年朕为尚书令,亦是能算之辈。到如今,拿来给朕看区区一张纸,便如天书,都不知道写的是甚么。”
言罢,李董倒是感慨,“可朕也要承认,以数为学,当真是大有裨益。宾王,朕欲开辟数学学宫,你觉得如何?”
“如今数学博士也是有的,王太史门人数百上千,择其优者为教授,当能事半功倍。”
“原本朕以为,此生想要清查丁口是无望,没曾想,五姓七望,简直不堪一击。清查丁口,看来也是有望的。”
世家大族在中央政府越发强悍的情况下,彻底变成了纸老虎。李董在扩大科举规模的同时,更是打算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,针对教育行业,砸钱砸人,其中就包括数学人才。
数学学宫这个念头,在王孝通搞定历法之前,就已经萌发。而且李董野心极大,区区一个数学学宫,根本满足不了他。
作为帝国的皇帝,天然地对人口变化和土地增加有着敏感的嗅觉。同时,作为独一无二之辈,他只需要从“优秀者”那里抄袭答案即可,不需要自己去两眼一抹黑地寻找未必正确的答案。
更何况,帝国的统治精英中,任何类型的顶级官僚都能找到。
汇总出来的答案,使得李董更加侧重如何提高人口和土地数量的领域。比如教育、卫生、养殖业、手工业……这些都是皇帝陛下十分看重的产业。
他并不畏惧挑战,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那一套,对于困顿或者愚蠢的皇帝来说,会觉得食之津津有味。但对于李董而言,“千古一帝”必须“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”,他是要超越始皇帝的帝王!
知识是可以变现是可以变成能力的,与其把这种能力放在几十几百个世家身上,倒不如下放更多。
至少,到了那个时候,受到挑战的,不仅仅是大唐皇帝;至少,获得知识技能的底层,能够给他这个皇帝,带来更多的收益,更多的身前身后名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