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章 玩法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新罗这种三流小国,一般都是部委中层领导去负责的,能让大老板这么谈上一两句,足够让新罗国内写野史谋生的赚上一笔。

    “遍东北皆新罗婢,此等事体,若在中国,何等凄惨?”李董一脸的悲悯,然后幽幽地冒出来一句,“纵使番邦奴婢,亦生人买卖,乃罪也。”

    长孙无忌嘴角一抽,中书令脸皮也抖了一下。虽然当年他鼓吹要怀柔突厥,并且把突厥遗民当南匈奴那般养着,可最终因为魏征和李大亮的先后狂喷,加上某个小王明建设,居然发展到“非杨即墨”的地步。

    可见中土先民超会玩,古典自由主义的市场曾经很火……

    但因为有个胖子眼不见心不烦喊了一声“统一哈”的秦腔,玩个性的都被弄死在了历史的垃圾堆中。

    董仲舒虽然发飙,但皇帝们从来不靠“仁德”治天下,当然他们都这么跟老百姓说的。这是意识形态问题,宣传部的干活。

    精神文明建设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,既然骨子里是为了维护老板的统治,那就没什么好说的。根据秦孝公时期就开展的“奖励耕战”政策,重农抑商就顺理成章了。

    毕竟,李渊上台虽然不久,但也规定了商户人家的子孙不允许当兵吃饷。

    这个道理很简单,你特么都有钱了,你特么还想有势?去你妈的。

    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。

    所以李皇帝的核心力量,除了自己的亲戚小弟老婆孩子,就是那帮在家里领着几十亩几百亩地,然后“一人参军,全家光荣”的统军府府兵。

    当然玄武门之后,大家都不怎么叫统军府了,而是叫折冲府。但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,李董觉得地方上幺蛾子多了,有点遮挡自己的视线,仿佛有什么东西看不太清楚。

    他不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,他和洛阳常三郎一样,不会武功天生神力,所以,他要看看公司高管们的屁股,是不是还坐在他这个董事长这里。

    “重农抑商,根本也。长安远离东北,尚且遍见新罗婢。大河南北富庶之地,更是临近东海,必是数倍于长安。长此以往,焉知未有遍大唐见新罗婢?”

    中书令是个有思想有追求的人,他立刻表了态:老板,您是知道的,我这个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忠心耿耿……

    只是大家都不是傻逼,坐在这里拍马屁,并不算丢人的事情。不过长孙无忌拍马屁,那是因为他社会闲散人员,全靠吃朝廷的低保过活,拍老板马屁,是为了获得一份薪水不低的工作。

    可是,你堂堂中书令,公司的顶级高管,配车都比别人多两匹马,你怎么就……怎么就这样毫无节操地拍老板马屁呢?

    是可忍孰不可忍,四大天王的荣耀需要有人维护,此时此刻,不得不站出来的杜天王一脸正色:“陛下,中国今日之风气,臣……惭愧。臣以为,百姓攀比成风,非百姓之责也。有云:上行下效。臣以为,此等根本,当剿灭源头。西市富商遮掩耳目,私下炫耀新罗女,罪也;西城上户之家,驱策突厥贱民为奴,亦罪也;长安显贵,出行游街豪奴呼喝,突厥男子牵马坠镫,新罗女子捧香执花,罪大恶极也!”

    顿了顿,杜天王目光沉着:“商人投机,自寻显贵豪门,臣以为,当震慑名望,以杀攀比之风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