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义商仁心(第一更)-《唐朝工科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你特么不识字也就算了,不识字不能找人问吗?没看见说允许携带家属而且给生活费吗?你娘生你的时候,是不是稳婆没接住?

    “与人做工,行低贱之事,吾不为也。”

    妈的,神烦你们这些嘴炮知识分子。不干人事也就罢了,特么还不让别人干,还特么要说别人干的事情很低贱,你们几千年没死绝就是为了证明张氏第一定律!

    “商贾贱业,焉有仁心?必是人面兽心,行不义之事!”

    诽谤!光天化日之下诽谤!你是要为你说的话负责的!我们华润商号和众多单位都有交情,大理寺少卿孙伏伽知道吧?我们老板和他谈笑风生!再诽谤,小心报官抓你!

    “北地苦寒,虽工钱略增,然则山高路远。万一偶感风寒……”

    有医保!医保!没看到甄氏医馆的十年门诊大夫都在怀远城坐馆吗?汤药费你们只要出一半!

    “家中薄地尚有八十亩,吾虽男丁,亦有心卖力,奈何年逾三十。尚未娶妻,且若北上,田地如何是好?”

    不知道你对胡女是什么看法?最近本商号提供“有缘千里来相会”相亲服务,只要有大唐户口,一切不是问题!至于田地,若是私田。本商号提供三倍溢价收购业务,永业田亦可租赁耕种,年产一成归地主所有。

    经过一个月的口水横飞,别的地方不知道,反正关中不少土鳖都想出去试试水。反正有朝廷大员作保。

    你问哪个朝廷大员?英勇善战忠君任事节操高尚的卢国公程咬金听说过没有?没看到卢国公露面?那你有没有看到他儿子程处弼?

    很好。

    一切都很好。

    总的来说广大人民群众认可了一点,华润商号,义商啊。

    唯一问题在于人口迁徙,这让京兆府很受伤,从来都听说使劲往关中钻的,哪有往外跑的?

    于是这事儿就往皇帝那里一捅,捅的李董哎哟一声,嘴上又起了燎泡。

    大河工坊实际上对织工的数量要求,如今是没有上限的,但张德还是给定了个五千人的上限,尽管织机的数量还没这么多。

    虽说招募五千人没希望,但近三千人的规模,还是让李世民心惊肉跳。他头一次知道,原来工坊还能这么玩。

    而近三千人的迁徙,光坊里保人最少也要五百,官府核查之后允许迁徙的流程还要走十天半个月的,这还是看在华润商号会做人的份上。

    然而不是官民搞定就算搞定了,跑来跑去的人如果扎堆的数量太多,李董就要琢磨,是不是有刁民想害朕?

    于是李二又玩起了老把戏,让走狗们跟着。

    党支部建在连队上,这个概念,自古有之,可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总的来说,皇帝的玩法还是落后了一些。

    “羊毛这么紧俏?”

    李世民在宫里眉头微皱,他虽然大概知道一些,但实际上并不清楚大河工坊到底有多少进项。李思摩虽然每个月都让车马队进京上贡,一个月也有一两万贯,可李董总觉得有点不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