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在行星搭建的后半阶段,行星壳板块基本稳定下来之后,负责搭建星球主体的舰娘太空工程队,就去给她准备大卫星了。 行星要有大卫星帮忙稳定自转轴,才能让星球表面各地区的环境保持稳定,而不是持续混乱的近乎无序的变化。 地球即便是有月球在,自转轴还是稍微有些抖动,这让地球回归线地区的气候,呈现了以两万年为单位的周期性变化。 非洲的撒哈拉地区,每经过两万年的时间,就会从沙漠到绿地持续转化一次。 如果没有月球,那这种变化就没有规律了,热带、温带、寒带的区域,会在漫长时间里面无序变化,生命可能因此反复灭绝。 月球的个头稍微不太够,但是这种比例的天然卫星的形成,已经属于意外情况了。 月球是另外一颗早期的岩石星球,跟地球撞击之后剩下的残骸形成的…… 其他的正常的岩石行星,基本不可能拥有月球这么大的卫星,只有木星、土星那种巨行星,才能有自然形成的月球规模的卫星。 这可能也是导致高级生命极度稀缺的重要原因之一……。 按照许星辰给人类建造的新星球的规模,配套的大卫星的质量最好是要达到火星的级别。 太阳系的其他星球,就算是水星这颗行星,都稍微有点小了,可以用但是不太够用。 除去行星之外,太阳系最大的卫星木卫三,相对于人类的新星球而言,也比月球相比地球的比例要小。 再加上许星辰并不希望直接用现有的知名星球,去给建造好的星球来当卫星的,火星是因为新火星和金星要占用火星的轨道。 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专门捏一个。 造常规卫星比宜居星球简单太多了,材料都不用太仔细的筛选。 让星球工程船通过引力干涉,吸取足够质量的小行星,将其熔融聚合定型就行了,一两年的时间就能搞定。 到了帝国一百三十八年的时候,火星人为地球人建造的新的星球,终于抵达了距离太阳1.18亿公里的轨道。 已经完工的大卫星也同时抵达,在星球工程船的引导下,安安稳稳的进入了环绕轨道。 经过多年的酝酿和讨论,这两颗新星球的名称也终于确定下来,这可是真的是一件大工程。 最后的结果看上去非常的简单,行星被称为“新家园”,卫星被称为“新月亮”,不能说是平平无奇吧,只能说是毫无特点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