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走到尽头,就是连接墓室与墓道的天井,摆有文武石人一对,石兽虎、马、羊,及石柱各一对。 再往前就是墓门门楼是石刻仿木结构,通高近七米,宽三米,墓门只有一半高,上悬一块长方形石制匾额忠德威胜! 这四个字……好像就汉武帝给金日磾赐过这样的匾? 至于明朝……没什么印象。 “左局,汪市长,你们有没有印象。” 两人齐齐的摇了摇头。 “李老师,前室钻开了!” “好!” 李定安跑了过去,一群领导也围了上来。 他先看碑碣,也就是墓志铭 螭首龟趺,牌身高九尺,宽三尺六寸,全高超过五米。 再看志盖故泰宁卫都督、太保、忠勇王金公墓志铭…… 李定安恍然大悟“这是金忠的墓!” 汪全和左朋都瞪直了“燕王长史,兵部尚书?” 金忠是永乐、宣德时期的重臣,而且出身于江浙望族,怎么可能埋这里? “不是助朱棣‘靖难之役’的那个金忠,而是助朱棣北征,平定北元的那个金忠……原名也先土干,成吉思汗七代孙,东蒙古(鞑靼部)领主…… 朱棣第四次北征时举族投附,成祖赐名金忠,封忠勇王……凶悍狡黠,却又骁勇善战,助朱棣五征北元,仁宗(朱高炽)登基后任泰宁卫都督,防备兀良哈三卫和瓦剌,颇有建树,加太子太保,食双俸…… 宣宗(朱瞻基)继位,御驾亲征兀良哈,金忠为先锋,颇有战功,宣德赞他为“大明金日磾”,于宣德四年加太保……宣德六年时病逝,宣宗悼惜,赐赙祭,并命有司负责办理丧事……” 李定安叹了口气就说墓门上哪来的“忠德威胜”的赐匾? 宣宗皇帝赐的。 也确实是民王爵忠勇王,也确实加官正一品太保! 其它人也听明白了金忠虽不是汉人,却是明臣,而且是忠勇王,加官太保。 皇帝肯定要赐赙祭,并命有司办理,丧礼并下葬自然也要按《大明礼制》。 关键是这么远从这儿到京城,足足上千公里,可见之恩宠,更可见明宣宗那句“大明金日磾”,绝对发自肺腑。 “怎么埋这了?” “不知道,但也不算奇怪他是东蒙古领主,这里本就是他的领地……” 李定安想了想,又往后看了看“谭书记,吴市长,要不要继续探?” “探!”两位点了一下头,“麻烦李老师!” 墓葬级别太高,肯定得往上报。但估计和青龙山的萧氏墓葬一样,上面不会批。 但挖不挖是一回事,探不探又是另一回事。 反正都到这会了…… 李定安点点头,又探前室。 内窥镜刚下到墓室,一群领导的眼睛就花了好大,近六十平方,抵的上两居室小户型的面积。 关键是东西太多木兵、木马、女使、武士、翣人(执扇的宫女)、乐人、控士、门神、力士(仪仗兵)……光是陪葬的木俑,就足足有四十人。 每位手里都有东西枪、斧、剑、旗、金、鼓、剑、弓……以及各式各类的伞盖、礼扇、乐器。 旁边还有牙仗、骨朵(兵器)、交椅、脚踏、马杌(马凳)、仓桌、箱桌、拄杖……甚至还有铜灶、铜釜(锅)、铜盆、铜锔(缸)…… 以及乱七八糟的厨房用具……全是铜的。 看到半人多高,直径近有八十公分的铜缸,左朋眼睛都瞪圆了这么大的铜器,故宫里都少见。 一瞬间,他又想起萧氏墓室中的那些陪葬品感觉……一点都不比那里少? “李老师,只是前室,怎么这么多赔葬品?” “洪武五年,朱元璋规定官员丧礼用器公候九十事……这里的事不是件,而是套,也指丧礼期间的礼仪程序……” “意思是还有?” “对,这里只是仪仗,主要的陪葬品在内室!” 那还等什么? 肯定要探一探的。 提镜,下镜…… 然后,李定安也愣住了一座大椁,摆在墓室正中,什么材料不知道,但外漆红的刺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