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少林寺的武器……这个说法倒是新奇? 一位负责监考的讲师暗暗狐疑,打开了手机。翻了三两下,就查到了相关链接少林寺双钩,又称虎头双钩、护手双钩。 再看清单,鉴定评语就两个字手戟,再看签名,郭振强。 讲师皱了皱眉头“张教授,郭振强这名字……挺耳熟啊?” “是京城收藏家协会会员,擅长古币杂项类,要说眼力和鉴赏能力,肯定是有一些的,称一声专家没问题。” “还是专家?但是……” 老师稍顿了一下,看了看狼宪和虎头双钩的鉴定结果“这鉴定评语……也过于精炼了些?” 张教授看了他一眼,神情有些古怪葛老师,你是真会说话? 狼宪也就罢了,李定安确实讲的比较详细,当然,你也可以理解为专家惜墨如金,懒得写那么多。 但后面这一件呢? 戟是戟,钩是钩,差着十万八千里,和精炼不精炼有什么关系? 摆明就是专家眼力不行,鉴赏水平不够,看走了眼……说直白些,比李定安差着好大的一截。 但毕竟是本系的学生,张教授不好直接夸。只是含蓄的笑了笑“可能李定安对兵器研究的多一些,所以恰好认识……” 这样的吗? 葛老师歪着脑袋,表示怀疑。他总觉得,张教授在糊弄他。 他想了想,又转着眼珠瞅了瞅清单,“张教授,那我能不能让他看一件?” 张教授顿时就乐了“葛老师,当然可以!” “那就好!” 嗯,得挑个难一点的。 转着念头,看到一样东西时,葛老师的眼睛一亮。 刚好,李定安看完了一件木雕,停顿了一下。 葛老师瞅着空子指了指清单“李定安,看看标号74的这一件。” 跟在旁边的高胜东低声介绍了一下“这位是汉唐系的葛老师……” “葛老师好!”李定安打着招呼,高胜东也顺着序号找到了东西。 李定安走了过去,邢宗峰扛着摄像机跟在后面,随着镜头挪动,大屏出现了74文物的图像。 是一件瓷器,还是残器,不过这次资料上标注的详细一些白瓷莲蓬,洒壶喷头,年代是清代,出产地是jdz。还做了备注民窑仿的定窑白瓷。 东西也不难认,就是一件带着半截粗茎的莲蓬,直径约五六公分,茎粗两公分,长约四公分。 上面也确实有眼,花茎也是中空…… 李定安没看过资料,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。但只是一眼,他就有了大致的判断,神情也变的古怪起来。 这位葛老师既然是汉唐系的,肯定也懂瓷器,没道理认不出这东西? “怎么了?”葛老师笑了笑,“认不出来?” “认倒是能认得出来,就是太……” 嗯,太简单了…… 话到了嘴边,李定安又拐了个弯“就是太少见了……这是洗澡用的花洒,大至年代应该是北宋时期,出产地是邢窑……” 什么玩意,资料上说的是洒壶头啊? 这倒还好,因为这东西确实能用来浇花,也能用来洗澡,而且隋唐时就有瓷质的花洒喷头,所以也不能绝对的说谁对谁错。 问题是,清单上还详细的给出了出产地和年代,分明是清代jdz,但李定安却说,这东西是宋代邢窑的? 而且他只是随意的看了一眼,就敢这么肯定,这就很让人惊悚了。 葛老师也很是惊讶,他本能的眯起了眼,看了看大屏上的照片没错啊,怎么看,都像是定窑? 按他的判断,这应该是明代定窑的东西,反正绝非出自清代jdz。所以,专家肯定是鉴定错了,也因此他才特地挑了这一件,想试试李定安的成色。 但按李定安的说法,不止是专家错了,连他也看错了? “你们这个学生有点厉害啊?” 惊诧着,他又小声问“张教授,我怎么看着像定窑……伱看呢,邢窑还是定窑?” 我看着……也像定窑…… 心里这样想,但张教授没敢讲出来,只是摇了摇头“不好说!” 葛老师一个后仰有你这样当教授的,尽说车轱辘话? 张教授哭笑不得,小声解释“你教的就是汉唐考古,难道不知道定窑和邢窑一脉相承,两家用的是同样的烧制工艺?虽然说有一些区别,但在这一件东西上并没有太多的体现。” “对啊,我也是这么觉着……”葛老师深以为然,“但你们系那学生,就敢肯定这是邢窑?” 他就不是正常人…… 心理这样想,张教授顺口敷衍“他可能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吧?” 第(1/3)页